|
21世紀20年代來了,充電春天來了“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”,10月23日,麥肯錫發布的2019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指出,隨著消費者的意愿水平和接受程度大幅提高,預計到2024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將超過500萬臺。 而在此之前,充電聯盟剛剛發布的充電樁運營數據顯示,截至2019年9月,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111.5萬臺,同比增長67%。 根據行業測算,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的最佳車樁比應為1.7:1。也就是說,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內,國內充電樁保有量仍需成倍增長,才能更好地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。 更有業內人士大膽預測,未來充電樁行業的年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級,并間接拉動相關產業超過萬億元市場,這無疑為充電行業的發展預言了巨大的想象空間! 在這2019年的最后60多天,帶著馬上步入21世紀20年代的激動,真心慨嘆行業的進步神速。回顧這幾年的發展,真可謂一路坎坷。 從2009年起步,剛開始的幾年,無人關注,無人同行,只有零星幾個單位(企業)在“孤獨”地探路和預研。隨著新能源汽車普及,充電樁行業被資本看作“藍海”。2014年5月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放開以來,眾多相關企業涌入“跑道”。新興市場的“藍海”,讓許多企業獲得了發展機遇。 然而瘋狂背后,野蠻擴張、粗放運營、分布不均、利用率低等頑疾凸顯,整個行業也苦于在盈利模式上難以實現突破。 經過17、18年的盤整,曾經風光一時充電樁企業接連出局。充電樁企業容一電動破產清算,充電樁“第一股”富電綠能退市,聚電悄然隱退...... 但是,穩中有進,喜中有憂。充電行業一開始得到快速發展,發展中也存在諸多問題,但是業內預計在“十三五”期間,國內充電樁“設備+裸站”的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;到2020年,充電服務費市場空間約100億元;充電運營增值服務市場規模將超20億元。也就是說,未來我國充電設施行業具有長期穩定的巨大增長空間。 政策支持方面,在進入2019年以來,海南、廣西、四川、重慶、汕頭、中山等省、市政府再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和補貼實施文件,為新能源汽車上路再添助力。 再往前追溯,3月,國家要求地方取消對新能源汽車的購置補貼,轉為用于支持充電基礎設施“短板”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。 需求的增長及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將進一步促進行業發展,未來充電樁行業在多重利好的作用下,有望再迎爆發式發展的“春天”。 中汽協數據顯示,2019年1-6月,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1.4萬輛和61.7萬輛,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8.5%和49.6%;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9.3萬輛和49.0萬輛,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7.3%和56.6%。 無論是從國家能源安全,還是國民生活環境來說,綠色環保的新能源出行都是大勢所趨。 總結這一年,行業整體向好;展望下一年,未來前景可期! 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增長,充電行業在相當長的階段內都會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“春天”。 注:來源充電樁視界 上一篇2019版《電動汽車安全指南》發布下一篇充電站運維 |